红木树种鉴定不精确 市场规范力不从心
红木古典家具市场一直以来都没有出台一个明确的条令加以规范,这主要还是因为国家在对红木的界定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。这些都导致红木市场鱼龙混杂,不法商家借机谋取暴利。2000年开始,我国渐渐出台了一些标准,但这些标准却并没有有力地规范红木市场。
老挝红酸枝战国沙发五件套
早期的红木界定
红木,有两种流传甚广的概念,一是笼统的红木,二是专一的红木。笼统概念的红木,包括各类紫檀、乌木、花梨木、缅甸酸枝(缅甸酸枝木分白、红、黑三种),这些木材在自然状态下解剖后都以红色为基本颜色。为了将这两种概念有所区别,衍化出了老红木与新红木的说法。老红木包括紫檀、乌木、铁梨、鸡翅木等,老红木材解剖后,经空气氧化,逐渐变为棕色、黑红,最终变为黑紫色。明至清前期的家具多用老红木制成。新红木包括花梨、酸枝木、缅甸红木、缅甸波椤格、非洲紫檀、东南亚杂木等。
在传统的红木匠师们心中,只有老红木才配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红木,但这显然并不公道,这种老红木与新红木的界定也并不十分客观,不足以作为今天大家界定红木的标准。
《红木》国家标准的诞生
2000年8月,我国第一个法定的红木标准——《红木》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了,标准中明文规定,将红木种类划分为五属八类。五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的,即紫檀属、黄檀属、崖豆属及铁力木属。八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,即紫檀木类、花梨木类、香枝木类、黑酸枝类、红酸枝木类、乌木类、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。同时,红木是指这五属八类木料的心材,心材是指树木的中心、无生活细胞的部分。
此标准的颁布确实对红木市场有了很大的规范作用,标准中对红木的界定划分更加明细也更加科学,正式为红木“正名”。但从标准中我们也可以发现,对于一些类别的红木包含哪些木材,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。例如争议颇多的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,按照《红木》的规定,海南黄花梨属于“降香黄檀”,但越南黄花梨是否属于这个树种,一直没有定论,导致市场上乱“花”迷人眼。
《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》出台
2008年9月,由中国家具协会、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等机构新修订的《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》出台实施。此标准的出台使过去被列为‘杂木’的优质木材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识,价位也随之上升;而一些经过人为炒作,价格暴涨的名贵硬木也得到进一步的清理和令价格透明化。标准参与人之一的石立峰认为,新的标准用“深色名贵硬木”取代了原来的红木称谓,还将原来非洲、南美等地进口的原不属于名贵硬木木种的也纳入新标准,同时提高了进口木材的标准。最明显的变化是,一些中低档次的深色名贵硬木,会随着新标准的实施,价格有所上升。
此标准的出台距离《红木》国家标准出台已有八年之久,这表明我国对红木行业的标准制定严重滞后。《中国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》实施了近一年多,在实践中反映出来许多弊端和漏洞。对于有厂家以《深色名贵硬木家具》中关于家具名称的规定作为开脱的理由,专家认为,行业标准只是作为行业内的规定,并不具备普遍性。即使厂家制造的产品符合行业标准规定,但如果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家具使用的材质情况,仍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。
“视频合同”、“身份证”、“出世纸”
2010年1月12日,在北京某红木家具企业的支持下,北京率先推出了买红木家具配视频合同的活动,买家可持DV拍摄下整个购买红木家具的过程,一次作为日后发生纠纷时的证据,但此方式目前只在个别企业中实施。
2010年3月16日,谋划已久的 “红木家具身份识别系统”项目在2010中国(大涌)红木家具名优产品博览会活动期间正式发布展示。这是一个具有能识别红木家具材质、规格、产地等功能于一体的“红木家具身份识别系统”,买家凭着独一无二的“红木家具身份证”,就可以通过网上查询方式对购买红木进行识别,商家也可以根据这张特殊的身份证对其售出产品进行终身跟踪维护。
2010年8月31日上午,《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》审定会在红木家具产业基地中山大涌召开,《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》中要求每件红木家具必须配一张《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》,明示卡上将详细注明家具的产品执行标准、产品工艺分类、产品质量等级、产品适用范围、产品主要用材、产品涂饰与装饰工艺等信息,这将成为消费者此后维护自身消费权益的合法依据。目前,此《条件》还在审批中。
从今年层出不穷的红木家具认证方式中,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商家还是政府,都在积极为红木家具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做出努力,由此也可看出规范红木古典家具市场已刻不容缓。但我们还必须看到,即使出台了再多规定,没有一个能够认证的部门,这些条例还是一纸空文。目前,我国对红木的鉴定并没有一个权威机构,国内对木材进行检测的部门多为一些木材研究所,这些机构往往只能鉴定到“类”,而影响某些木材市场价格的关键“产地”却无法做出鉴定。但多年来我国却一直将这种鉴定方式作为审定的最终标准,让许多消费者无可奈何。其实对于许多树种的分辨,许多红木古典家具的资深从业者、收藏者和业内专家都能凭色泽、纹理、气味等进行进一步分辨,若我们的树种鉴定能够增加一个权威专家鉴定的步骤,或许能使鉴定结果更加明确。
编辑:浩浩
地址:/news/778.html
版权所有 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原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!
精彩评论